• <optgroup id="ec0q8"><optgroup id="ec0q8"></optgroup></optgroup>
    <optgroup id="ec0q8"><code id="ec0q8"></code></optgroup>
  • <nav id="ec0q8"><code id="ec0q8"></code></nav>
    <menu id="ec0q8"></menu>
  • <menu id="ec0q8"><menu id="ec0q8"></menu></menu>

    TEL: 189 1180 6786

    河北五維航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一、公司介紹

    河北五維航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五維航電”)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金為5177萬元,注冊地址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科技園區。公司擁有占地面積88畝的產業基地和建筑面積1.5萬平米的生產廠房,在北京設有一家全資子公司,作為公司專門的研發合作機構和營銷服務平臺。

    五維航電是一家專業從事特種合金新材料研發與關鍵零部件的系統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屬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國家兩機專項重點支持產業,材料性能要求高,加工精密度高,安全性高。五維航電所制造的新材料及其關鍵零部件在能源及航空領域內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與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技術及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已獲得美國通用電氣(包括GE-阿爾斯通、德國曼恩和西門子等國際知名廠商的高度認可,成為其亞太地區中小型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并簽訂了長年戰略合作協議。主導產品為火電超超臨界汽輪機、燃氣輪機、核電、航空等領域用的中小型核心零部件,如緊固件、密封件、閥芯部件等,產品要求材料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高強等優異的高溫性能,同時要求很高的加工精度。

    五維航電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積累,并通過與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煙臺大學等單位的產學研合作,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河北省科技廳重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在內的十余項研發項目,在特種合金材料研發、合金材料的純凈化制造、變形加工、性能熱處理、螺紋滾制、表面處理等諸多技術環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開發能力和產品發展基礎,開發了多項填補國內行業空白的產品,五維航電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項,軟件著作權7項,參與了9項國家標準制定,形成企業標準一百余項,98%的研發項目成果轉化成產品。培育了一支結構合理、研發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國際視野研發、生產和管理團隊。技術人才專業涉及金屬材料、冶煉、熱處理、焊接、機械加工、無損檢測、安全等各個領域,形成具有較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五維航電已具備從新型特種合金材料研發、制備到零部件精密加工與組裝、表面特殊處理,試驗與檢測等自主化的技術和設備(兩臺首臺套)能力,并基于5G+人工智能的在線質量控制系統,智能制造實現數字化的生產車間,實現了訂單的高效管理與高效生產,在生產協作與過程管理等方面均具備較強的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從材料研發、制備到零部件精密加工的一體化服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兼具特種合金材料研發生產及高端裝備中小型基礎零部件加工制造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五維航電通過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管理體系建設,建立了規范的企業管理體系,并持續創新,各項制度健全。企業技術中心被評為河北省優秀企業技術中心、研發機構A級、張家口市技術創新中心,特種合金材料零部件數字化協同制造平臺被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選為“2017年工業互聯網優秀應用案例”。

    五維航電在特種合金新材料領域的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得、科技項目的申請、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突出的成績,公司多次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省級優秀企業技術中心等榮譽稱號,河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河北省信息產業及信息化協會副會長單位。

    二、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回應

    公司建立了多元化的利益相關方對話機制,主動與政府、員工、客戶、合作伙伴、環境、社會和公眾等利益相關方群體開展多方溝通交流。

    公司與外部的社會責任溝通機制主要有公司官方網站(www.robertwarfel.com) 、電子郵箱(wuweihd@wuweihd.com)、客戶服務熱線、傳真、微信公眾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股東大會及投資者調研。

     

     

     

     

     

     

     

    利益相關方期望要求溝通回應

     

    image.png

    三、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保護

    1、股東利益的保護

    公司嚴格按照《公司章程》等規定的要求組織公司三會運作,確保所有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享有平等地位,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要求認真、按時組織股東大會的召開,保證股東能總夠依法行使權力。報告期內共召開 2 次股東大會,審議議案共8 個,充分保障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與表決權,確保了所有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公司高度重視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和信息披露工作,嚴格按照法律規范及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真實、及時、公平、完整地進行信息披露,使股東更全面地、多層次地理解公司戰略,經營狀況等,保證所有股東有公平的機會獲得公司信息 切實保障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公司主動與投資者溝通,擴寬交流方式,增加交流頻率,使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經營情況 獲得投資者理解、認同和支持,維護了投資者公司之間的長期信任關系。

    2、供應商利益的保護

    公司一直堅持“共贏”原則,與供應商共同成長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報告期內公司積極保持與供應商、客戶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面推進精益供應鏈管理,提高產品、庫存周轉率;建立公平、公正的供應商評估體系,為供應商創造良良好的競爭環境,對供應商進行評估,評選優秀供應商并與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激勵供應商積極提升產品質量,為客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公司嚴格遵守并履行合同約定,以保證供應商的合理合法權益。

    3、客戶利益的保護

    公司不斷完善服務體系,與客戶建立和諧發展的關系。公司重視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進一步完善了包含加快生產周期、物流配送、技術支持等一系列服務體系,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降低客戶運營成本;定期進行外部客戶滿意度調查,征集客戶意見,有針對性地加以整改。

    4、社會利益的保護

    公司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積極服務社會、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全力推動企業和當地經濟的進步,做到全面和諧發展。

    公司堅持守法經營,嚴格遵守財務制度、會計準則,真實準確核算企業經營成果,認真履行納稅義務,保證依法誠信納稅。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稱號,多年來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作為一家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制造企業,公司繼續以新材料產業為核心不斷擴大產業規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托自身產業優勢帶動當地就業;公司每年招聘大量技術、銷售、管理、生產一線等崗位的員工,為社會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努力緩解全國就業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公司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5、員工利益的保護

    報告期內,公司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本地社會保險政策,按時支付薪資,繳納社保,完成勞動合同簽訂,切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公司綜合考量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和地區的經濟水平以及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制定了薪酬政策,公司實行以崗定薪、按勞取酬為原則,實行崗位工資和績效獎勵相結合的薪酬分配辦法,建立了考核與工資、獎金、調薪、晉升及培訓等機制。實行利潤、規模與薪酬績效掛鉤,不斷完善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實現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并持續推行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激勵政策,通過年度激勵、專項激勵、股權激勵機制、“業績提成”等方式,建立責、權、利對等的過程性激勵機制,為骨干員工和優秀人才提供中長期的激勵政策,充分發揮團隊能動性,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員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四、社會責任

    只有具有高度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才更有可能實現企業價值、社會價值的最高回報。公司積極秉承以社會責任感為核心的精神內核,多年來在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誠信經營、白主創新、環境保護、關愛員工,捐贈社會,有效地維護了股東、供應商、客戶、員工的合法權益,以實現公司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和諧統一,展現了作為大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具體情況如下:

    1、誠信經營

    公司在經營決策過程中,公司高度重視債權人權益保護,嚴格按照與債權人簽訂的合同履行義務,充分考慮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向債權人反饋與債權權益相關的重大信息,重合同、守信用,及時通報相關的重大信息,保持與相關方的良好合作關系,實現股東利益與債權人利益的雙贏。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4042萬元,資產負債率為38%,經營狀況平穩,財務狀況良好,債務清償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建立了嚴格的資金審批流程,嚴格按照協議約定及時支付貨款,按訂單發貨,確保資金安全,有效維護公司和供應商、客戶的利益。北京中潤天正國際信用評價有限公司對我公司的信用狀況進行了綜合分析和評估,經信用評級委員會最終審定,公司資信等級為AAA”級。

    2、自主創新

    本公司堅持以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材料和特種合金粉末的國產化為目標,重點突破高溫合金(包括鎳基和鈷基)和耐熱合金純凈化熔煉、返回料再利用、精密成形、成分設計、低成本、質量一致性和穩定性好的“一材多用”技術,零部件表面氮化、堆焊處理技術,以及特種合金粉末的成分、粒度、形貌精確控制技術,實現航空、燃機、石化用高溫合金緊固件、超超臨界汽輪機百萬機組閥芯系列關鍵材料和零部件以及高速鋼、高溫合金、不銹鋼等高性能合金粉末的全面國產化,并以此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與攻堅能力的專業技術隊伍,形成國內外有影響的、具有競爭力的研究團隊,產生一批在行業內有影響的特種合金材料和粉末制備技術,建成開放式的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和粉末研發平臺,為我國高端裝備和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和粉末的開發研制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獲得12項國家發明專利, 7項軟件著作權,參與了9項國家標準制定。

    3、環境保護

    作為“綠色企業”,公司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并倡導綠色環保,積極落實節能降耗活動。報告期期內獲得縣優秀節水型企業榮譽,充分發揮綠色工廠的標桿示范作用,積極帶動縣域企業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公司員工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嚴格控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能源耗用:生產上,抓好生產全過程,加強對生產產用料的管理,對各部門的輔料耗用都進行數量控制,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杜絕浪費;管理上,鼓勵員工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物盡其用、減少廢氣的文明習慣,推行電子辦公系統、電子傳真、網絡電話等無紙化辦公設備,綜合利用資源;做到辦公場無人時不開燈、不開空調,設備不用時設置睡眠狀態或關機,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開展綠色采購,優選節能降耗的設備,努力打造節約型、保型企業。

    4、關愛員工

    公司倡導“以創新者為先,以奮斗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始終把員工權益放在首要位置,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良好平臺。

    公司重視員工安全工作,推行清潔生產,為全體員工提供勞動保護用具,有效保障職工的健康和安全,公司為職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報告期內實行食堂一日三餐,提高餐費補貼,提高工生活質量·,上午和下午各安排15分鐘集體休息和活動的時間,持續關注員工健康,提升職工生活質量。2021年度,公司平穩運行,沒有發生重大勞動安全事故。

    公司通過人才培養助推戰略目標達成。結合公司戰略方向,核心領域的業務挑戰,每月開辦不定期舉辦專題培訓,由公司高級主管或外聘專家匹配課程資源,持續關注和推進文化傳播核心人才梯隊建設。

    人力資源部門通過對各部門、各崗位員工的培訓需求進行整理、分析,制定了設備實操技術、管理能力提升等有助干業務能力提升的培訓計劃。并系統性搭建內訓師團隊,打造系列課程知識庫,通過內部講師授課、外聘專業講師培訓、線上學習,團隊拓展訓練等多種形式,提高員工的職業意識與職業素養,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引領員工不斷成長,打造學習型企業,為公司發展打造人才供應鏈,儲備人才梯隊。

    公司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豐富員工文娛生活。“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為職工送上禮品或禮券,關注員工健康、安全和滿意度,為員工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構建和諧,愉悅的人文環境。

    5、捐贈和回饋社會

    公司以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為參與慈善事業的主要載體,以捐助貧困地區、援助公司困難員工為參與慈善事業的主要方式,同時積極向社會、社區捐款。

    五、社會認可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與突破,受到各級機構的認可與好評,獲得諸多社會榮譽,近三年獲得榮譽如下:

    2019年被張家口市科技局認定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

    2020年獲得河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

    2020年公司員工在張家口市舉辦的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中奪得冠軍。

    2020年公司被河北工信廳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

    2020年被認定為工信系統的省級科技創新示范企業。

    2020年公司參與編寫的兩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2021年公司成為河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20213名員工在公司獲得河北省優秀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獲得突出成績榮譽證書。

    六、發展戰略

    公司將繼續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繼續堅持新材料國產化發展戰略,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爭做民營企業黨建的模范,承擔民族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為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1、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公司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進公司穩步、健康、持續發展;繼續加強與投資者緊密溝通工作,確保信息披露工作及時、準確、真實、完整。

    2、堅持以“創新者為先,以奮斗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始終把員工權益放在首要位置,完善薪酬體系、績效考核機制、晉升機制,員工培訓體系、福利制度等,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保障并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3、加強堆進綠色環保和節能降耗工作,探索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模式。

    4、繼續做公益行善的實踐者和傳遞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與各利益方相關的溝通與交流,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經濟、環境的和諧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5、對技術開發持續投入、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提升國內市場占有率,使公司保持良好的競爭優勢。